top of page

梅花鹿學術文章

台灣聯絡人:梁又仁

2023年3月20日

臺灣南部森林-草原鑲坎環境中臺灣梅花鹿鹿群組成的季節性變化(2020)

2020臺灣南部森林-草原鑲坎環境中臺灣梅花鹿鹿群組成的季節性變化


梁又仁、郭璿、Anthony J. Giordano、裴家騏


臺灣梅花鹿在1969年在野外滅絕。自1994年起,墾丁國家公園開始執行一系列野放再引入的復育行動。如今,梅花鹿已經在公園的核心區域建立了穩定的野生族群,且數量和分布範圍亦持續地增加中。本研究於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間,使用無人機在水蛙窟草原-森林、草原鑲坎環境,進行了共56次(每月2-7次)的鹿群組成調查。無機獲得之照片和影片紀錄,經個體的年齡、性別判識後,可產生隻數、性別及年齡層比例等資訊。調查期間共記錄了394次的鹿群(合計4,732隻次)和130隻次的單獨個體。


研究結果發現,在非發情季節(2-9月)中,成年雌鹿大部分時間都在森林中,而當雌鹿進入開闊草生地環境時,會與幼鹿組成小而穩定的鹿群(平均大小:後發情季為6.7±4.5隻;產仔季為6.3±3.2隻);同一時期,雄鹿在草生地環境則形成混合性別群(平均大小:後發情季為18.0±9.1隻;產仔季節13.8±7.3隻),或純雄性鹿群(平均大小:後發情季為5.6±4.3隻;產仔季為5.7±3.8隻)。在發情季節中,佔有領域、單獨活動的成年雄鹿出現比例顯著增加(達24.2±15.4%),而此時雌鹿則會與佔有領域的雄鹿形成不穩定的混合性別群(平均大小:17.0±12.0隻)


。本研究在8月時(2017年)於開闊草生地上首次記錄到當年度的新生個體,而到了10月中,新生個體與成年雌鹿的比例達到最高(56.8%),顯示此時應該是進行年度出生率監測的理想時機。整體而言,本研究發現臺灣梅花鹿具性別區隔現象,而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因素為性別間對棲地偏好的差異,以及發情期間的行為表現不同所致。




bottom of page